1、震源、震中、震中距、发震时刻等
震源:产生地震的源。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震中距:地震震中至某一指定点的距离。某点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间。
极震区:震中附近振动最大的,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
等震线:在地图上,把地震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2、地震波(横波和纵波)
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发出、向四周传播的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相一致的是纵波,其传播速度为5~6千米每秒,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为横波,其传播速度较慢,为3~4千米每秒,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就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另外,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就只能感到水平晃动,所以根据有无地面的上下跳动,来区别地震的远近,是一最为简便的方法。
3、震级、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振幅,并考虑到地震波随着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而得来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小于2.5级的地震,人不易感觉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级地震是“有感地震”,人们有不同程度感觉;5—7级地震是“破坏性地震”,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7级以上地震为大地震,会在一个大范围内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迄今记录到的地球上的最大地震为1960年5月21日智利8.9级特大地震。震级每相差一级,其能量相差约为32倍。可见,地震越大,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地震烈度。烈度根据受震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的大小,与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烈度大小与距震中的远近成反比,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反之烈度愈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烈度则为6-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