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质灾害?
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常见的地灾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
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发生地质灾害有两大因素,一种是自然因素,一种是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岩(石)土的坚固性、暴雨、山洪等。山体坡度大,岩(石)土松散或不完整,遇到持续降雨以及暴雨天气就容易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有溶洞,就可能会发生地面裂缝或塌陷。在山区,周围是山,水只能从一个口子外流,当山洪暴发,夹带土石,就会形成泥石流。
人为因素主要有:开山建房,房子后山开荒、蓄水等破坏山体的活,修路、开矿等工程建设开山挖沟、堆大(石)、地下挖洞、抽水、放炮、建设等。这些人为活动,有的是开挖山脚,或者是在斜坡上加重,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有的是使水更容易进入山 体,增加了崩塌、滑坡的可能性。有的形成了地下空洞,排空了地下溶洞的水等;容易引起塌陷。有的是在山谷形成了大理的废土石,遇山洪会形成泥石流。
人为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1、不准乱挖乱填,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2、不准人为改变河道路径,人为改变河道路径能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
3、不准随意兴建池塘,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4、不准轻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5、不准随意选择绿化植物,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灾害;
6、不准随意建房,特别是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一定要选择有地质灾害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